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设为首页   |  加人收藏  |    新浪微博

温馨提示:

搜索关键词请输入地址

行在成都,聆听历史的跫音

 导言
  
  面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成都的先生女士一定会这样向你介绍这座城市:这是中国西南最大的一座都市,有着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被“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神话包裹着的一座城市,是诺大中国惟一一座自建城以来就没有更改过城名迁移过城址的城市,而且同时又是一座充满悲情和包容精神的移民城市……但她古老的血脉中并不缺乏浪漫的气息。诗歌之都、休闲之都、东方伊甸园……这些充满艺术和生活气息的“城市名片”,就足以说明了她的魅力所在。还有,到这里的几大书城去看看,像《成都,今夜我将把你遗忘》这样拿这个城市说事的言情故事,似乎已经成了文人骚客们的一种偏好……但是,我想说的是,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也和了解一个人一样,你必须知道他的过去,沿着他的足迹,做一番巡游。若是从武侯祠开始,我们也许可以顺序领略青羊宫、永陵、杜甫草堂、百花潭、望江楼……
  
   
  锦官城外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当年住的浣花溪草堂一带,在唐代就是庙宇古迹集中的地方,青羊宫和古百花潭,都在近旁。离武侯祠也不远,都在成都老城的西南郊,也就是“锦官城外”,步行用不了半个时辰。现在这些地方当然都是市区了,不但人烟稠密,而且高楼林立。“柏森森”的郊野景象,自是看不到了。
  想必当年杜甫在闲遐时光是经常会去这些地方转转看看的,更会不时的去拜谒一下诸葛孔明,那时不用买门票。当然杜甫不会是因为读了《三国演义》的缘故,《三国演义》的作者还要在他之后很多年才会出生。我想杜甫大概和我一样,对诸葛孔明的亲近,除了对他羽扇纶巾的潇洒和智慧的景仰外,只怕还有些许的老乡之情在里面吧。孔明在南阳躬耕的事情,杜甫当然是知道的,不然就不会写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了。
  当然,杜甫当年拜谒的“丞相祠堂”,与现在的“武侯祠”是不一回事的。现在的武侯祠是由与其相邻的刘备墓和刘备庙三者合并而成,规模庞大,占地3万7千多平米。这座坐北面南的古迹景点,是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的五重排列,西侧是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0多尊,如真人大小,据说出自清代艺人之手。蜀汉君臣分列上下,这是成都武侯祠的一大特色。这当然是摹拟当年刘备称帝时群臣上殿文武罗列的样式安排的。
  祠内文物,大概以唐碑最为珍贵。这块唐碑耸立在大门至二门之间,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立,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此碑因文章、书法妙绝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在明代即被誉为“三绝碑”。
  我去武侯祠,是在三年前陪一位从外地来的作家朋友。那时的武侯祠和杜甫草堂一样,门票还都是每人30元,而不是现在的60,但也感觉不是个可以轻易出入的地方了。但朋友是借休假来此观光的,时间有限,且在来前就列好了必看必吃的成都景点名吃单子,我的任务就是陪同了去看去吃。但说老实话,对于武侯祠,我确实是谈不上喜欢。里面那些雕像人物,没给我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也许有心人在此能读出些“三国文化”或“蜀汉文化”的影子,感受到一些身临其境的亲切,但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深入到《三国志》这样的史书里面,才能够真正的觅得。
  而令我欣喜的,是开在武侯祠边上的一条仿古街道“锦里”。那儿不卖门票,且好吃好玩的店铺门面颇多,在那里还能见到“诸葛连弩”的操练版,吃到“三国宴”,触摸到真实的“蜀锦”、“蜀绣”。文化不文化且不说它,看了开心才是真的。
  
  
  
  浣花溪畔访杜甫
  
  说了你也不信,自从我在○二年初夏到成都后,第一个去看的,就是杜甫。杜甫是河南巩县人,而我是新郑人,算是老乡。虽在地理上隔着些距离,但我在没来成都之前,是到巩县访问过那片土地的。这个老人家的“诗圣”桂冠,很长时间一直是我倾慕不已的一样东西。很想自己哪天也弄了来戴在头上,却又自揣才力不是很济。更重要的,是没有了产生出他那样诗和歌的风声雨声战鼓声。一个时代只配有一个时代的花朵开放,这个万物无常的道理我是懂的,也就只好将读诗写诗当成补钙,避免在无聊的日子中患上了软骨病在地上爬行。
  从史料上看,杜甫那时来到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栖身,距我现在21世纪的时光,已是相去1200年之远了。而那时的草堂,今人无缘得见。故今日的草堂,也就非当年模样,不过是后人一腔凭吊之情的寄托而已。这且不管,草堂不过就是草堂,而真正不灭的是诗,是自身遭遇引发的家国民生的千古一叹。
  在成都的诸多名胜古迹中,令我多次流连的就是这座草堂。而那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杜甫那座瘦骨嶙峋的铜像。没错,凡读杜诗,若是你在诗中读出一个身宽体胖,满面油光的杜甫来,那一定是脑子出了问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不能不是瘦的。
  但是,若是当我漫步在新修在杜甫草堂前的“诗歌大道”上时,突然他就站到了我的面前,脸上应该是一堆的笑吧。看啊,诗歌正在成为这个城市一张浪漫动人的名片,送给像我这样每一个来访的人。比之当年的寂寥,老杜该是何等的热闹和辉煌。
  我的老乡,我的诗圣,当我写到这里,当我举起手边的酒杯时,就让我以向你道贺的声音来结束这段文字好么?
  
  
  望江楼下说薛涛
  
  我想,一个来到成都的外地人,特别是文人,若是不去望江楼看看那江流,听听那竹声,觅觅那水声竹影中千古才女的芳迹遗事,不说等于没来过成都,起码也算是一个相当不小的遗憾。
  反正,我初到成都时,是先去草堂看杜甫,接下来就是去望江楼拜望这位可以称得上千古风流代名词的女诗人女校书了。
  最早知道薛涛,大概是在《三言二拍》里面。说是一位明代的书生,在夜晚的一处荒宅里见到一位绝代才女,自称姓薛名涛,字洪度,乃唐代成都诗妓……这书生一惊之下,方知时空错位,入了幻境。我却也由此记住了薛涛这个名字。
  望江楼在成都东南的锦江边上,离九眼桥不远。从我现在住的城西中央花园到那里,坐公交要转一次车。据说,薛涛爱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所以现在的望江楼公园,就有了两个主题,一个是薛涛的诗文画笺,文物古迹;另一个就是竹子了,据说这里汇集了海内外的竹子达150种之多,什么人面竹、观音竹、方竹、风尾竹……姿态万千,妙趣横生。
  从史料记载上看,薛涛当年居住的地方也在浣花溪畔,和杜甫的草堂一溪相连,这就和杜甫在冥冥中有了些精神上的神秘关联。并且,杜甫是因安史之乱从当时的长安来到成都的,薛涛也是幼年随父从长安飘到成都的,他们应算是中原老乡。薛涛大概生于公元780年左右,当她随父来到成都时,杜甫已离开成都病逝在归家的路上多年了。
  当然,最能勾起人们联想的,应该是薛涛当年与诸多流芳后世的诗人诸如白居易、王建、元稹等的诗书唱和。特别是传说中薛涛和元稹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后来的好事者津津乐道,成为成都这个城市的一段古老诗坛佳话。
  美国女作家肯尼迪(Mary Kennedy)对薛涛的姓名提出一种富有诗意的解读:薛涛者,草也,涛也。青草如涛,可意译为“Waving Grass”,芳草遍野,生机勃勃。春风过处,犹如大海之波涛。可见女诗人薛涛的影响所及,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了。
  相传薛涛有诗五百首,但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却只有九十多首。即便这样,也算是唐代女诗人中留诗最多的一位了。她不仅以诗传世,还以她所创制的精美“薛涛筏”成为当年和后世的文人们的一腔相思。她的书法艺术也有相当造诣,其书法真迹曾为北宋皇室所珍藏。
  现在的望江楼公园里,有薛涛墓、薛涛井、崇丽阁(望江楼)、吟诗楼、浣笺亭、濯锦楼、五云仙馆、清婉室等供人凭吊的遗迹,虽大都是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女诗人所建,不过,也还是颇能使人浮想联翩,抚今思古。2006-6-12

厂房网客户端

手机抢占房源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帮我们找
企业地标
联系我们:
联系人:黄经理
电话:18982289527
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00(限制字符200)